“新年紅包”將陸續到賬!國有六大行中期分紅推進中,合計派發2048.23億元
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曆年來,銀行都是A股分紅金額最高的板塊。
近期,銀行股中期分紅逐步進入實施階段,其中、、等國有大行陸續發布分紅相關公告。據記者梳理,國有六大行中期分紅金額均超百億元,合計2048.23億元,2025年1月份密集發放,有望春節前到賬。
業內專家認為,今年以來,銀行股強勢走牛,一舉拔得板塊表現頭籌。在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預期下,市場利率處於曆史低位,預計對高股息個股的行情仍有一定的支撐。
1月六大行將密集分紅
12月30日晚間,超20家上市公司發布分紅相關公告,包括分紅預案、分紅進展和分紅實施公告等。
在銀行股方麵,當晚,工商銀行發布《A股2024年半年度分紅派息實施公告》表示,本次利潤分配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1月6日,除權除息日為2025年1月7日。每股派發現金股息0.1434元,派發現金股息共計約511.09億元。
同時,郵儲銀行發布公告表示,該行將派發A股每股現金紅利0.1477元,派發現金紅利共計117.13億元。此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1月7日,除權除息日為2025年1月8日。
而在前一日晚間,農業銀行也發布了半年度分紅派息實施公告,計劃在2025年1月8日實施分紅407.38億元,每股現金紅利人民幣0.1164元。
除此之外,、、中期分紅計劃均已通過股東大會。3家銀行此前發布的中期分紅計劃顯示,分別擬中期分紅355.62億元、492.52億元和135.16億元。
市場人士預計,銀行股中期分紅有望春節前到賬。其中,中國銀行曾在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中表示,A股股利的發放時間預計為2025年1月23日。
除了國有大行之外,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已有22家計劃中期分紅,擬派息金額超2500億元。其中,包括、、、、等9家銀行的中期分紅已實施完畢,合計分紅金額合計約300億元。
在政策推動下,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分紅也頗為慷慨,多家分紅比例超30%。舉例來看,滬農商行早在9月25日就完成了2024年的中期分紅。該行每股派發0.239元,共計派發23.05億元,占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的33.07%。
另外,曾發公告表示,將於2025年1月23日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944元,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22.08億元,占本行2024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例為30%。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銀行分紅反映了其穩健的盈利能力和對股東的回報承諾,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銀行業的整體信心,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同時,分紅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銀行股的投資,增加市場流動性。
研報中曾指出,中期分紅可以拉升短期的股息率,對部分持有高股息策略的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有利於吸引增量資金進入銀行股板塊。
高股息支撐銀行股走勢
近期,銀行股連日衝高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
2024年最後一天,銀行股再次逆勢上漲。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盤中均創曆史新高。
以工商銀行為例,12月20日周五,該行銀行報收於6.53元/股。此後一周,該行股價上漲超6%。截至12月31日中午,該行銀行報收於6.98元/股,當天盤中最高超7元/股。
研報指出,近期銀行股表現良好,除高頻資金顯示的增量資金外,臨近銀行中期分紅季,絕對收益資金存在配置需求,相對收益資金則存在調整行業結構需求,共同作用於加大銀行板塊配置力度。
研報中表述,當前經濟、政策、資金麵的合力,共同指向銀行板塊的高確定性收益,預計估值繼續上行仍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全年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0日,6家國有大行年內漲幅均超過36%。其中農業銀行是漲幅最高的國有大行,該行2024年1月2日報收於3.43元/股,12月30日報收於5.37元/股,年內漲幅為56.55%。
工商銀行緊隨其後,年內漲幅為55.13%。此外,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年內漲幅分別約為47%、44%、44%、37%。
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銀行板塊整體低估值、高股息率,對於穩健價值型投資者仍具吸引力。此外,銀行股估值仍具有修複空間,但由於經營能力不同,銀行間分化仍較明顯。
“站在年初看全年,麵對降息大趨勢,銀行業息差收窄導致的盈利增速放緩幾乎是確定性結果。麵對這樣的基本麵,很難得出銀行板塊全年領漲的結論。”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事後看,銀行板塊之所以表現很亮眼,主要受益於兩點,一是銀行業績韌性十足,淨利潤維持正增長;二是市場對高股息資產的偏愛。
同時,被動型指數基金和險資為年內最大的資金淨流入方。薛洪言提到,結合增量資金風險偏好看,被動指數基金對應行業龍頭,以中證A500為例,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10.2%)、電力設備(9.9%)和銀行(8.1%);險資則偏愛具有高分紅特征的銀行股。相應地,銀行板塊今年走出超額收益也就不足為奇了。
經曆2024年大幅上漲後,多家機構看好銀行板塊2025年的走勢,高股息策略有望延續。
湘財證券研報認為,在更加積極的經濟政策與資本市場政策的支持下,銀行估值安全性和穩定性均趨於提升,這將增強高股息投資的有效性。同時,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環境中,銀行高股息優勢有望延續。
東莞證券研報稱,中長期而言,在資本市場審美重塑過程中,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的紅利邏輯仍是確定性較強的布局方向,銀行板塊將繼續承接增量資金,估值重塑進程加快。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