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二鳥說
在21世紀悄然走過四分之一後,人類社會即將從信息時代向智能時代邁進,人工智能產業浪潮席卷全球,AI+連接萬物已成趨勢。
2024年9月下旬開始,A股市場迎來新一輪上漲浪潮,新質生產力板塊如火如荼,輪番上演行情。人工智能便是其中的最閃耀的明星。特別是DeepSeek橫空出世,證明了大模型創新發展有更多的路徑和可行性。
AI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專業性較強,細分方向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部也開始分化,呈現出一定板塊輪動特征。所以有必要給大家梳理一下。
AI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體係。大家在邏輯上首先要建立起一個框架,用產業鏈體係進行統領。這樣,從投資的角度才能搭好框架。
按產業鏈的體係,大致可分為上、中、下遊,以及AI+萬物四大方向。下圖中,我們所列的每一個子項目,都對應一個細分投資方向。然後,按這個思路去找對應的公募基金投資標的。

由於是主題投資,我們選擇標的以指數基金為主,也包括了少量主動基金。需要說明的是:指數基金同質化產品較多,限於篇幅無法全部羅列。在考慮了規模、管理費率等因素之後,隻給大家呈現了代表性標的。
一、AI主題寬基本身
AI主題寬基涉及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上市公司,對AI上中下遊均有一定的覆蓋,主打大而全。看好AI主題投資方向,不打算深入到細分領域的話,可考慮此類基金。

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數字經濟主題指數是典型的代表。因創業板、科創板與主板相比具有更大的波動性,人工智能主題指數還可進一步細分。創業板指人工智能指數場內、場外均有投資工具。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目前隻有ETF,場外的ETF聯接基金後續會跟進推出。
科創板新一代,場內與場外均有對應的投資工具。該指數由下一代信息網絡、電子核心、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上市公司組成,指數的樣本平均市值比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略大。
二、AI上遊產業主題基金
如果把AI產業比作智能大廈,上遊產業便是向AI發展提供鋼筋水泥等建材的供應商。ChatGPT問世後,2023年人工智能主題投資開始火熱。
在早期,AI上遊產業熱度很高,受到資金的追捧。這是因為AI應用在商業領域落地仍存在不確定性,但隻要發展AI產業,上遊供應商便一定受益。即淘金者能否淘到金子未知,但賣鏟子的人一定賺錢。
AI上遊產業整體偏硬件製造,包含AI算力芯片、數據存儲芯片、集成電路、光通信模塊、服務器、交換機、設備散熱等細分方向。

與之對應,AI上遊產業的主題基金包含芯片產業指數、通信設備指數、集成電路指數,以及作為芯片產業上遊的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因科創板服務專精特新、隱形冠軍類的創新企業上市,2020年以來,大批與芯片產業相關的上市公司選擇在科創板上市。芯片產業指數也細分出波動率更高的科創板芯片指數。
在芯片製造領域,中國與韓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分工有差異。在韓國,以三星電子、海力士為代表的巨頭,具有更先進的製程工藝優勢,估值更為成熟,波動率更低,中韓半導體指數具有更好的周期穿越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遊方向,現在很多還在被人家“卡脖子”(如芯片)。這個方向還疊加了“自主可控”的邏輯。所以,這是大資金率先發力的方向,也是迄今為止活躍度最高的方向。
三、AI中遊產業主題基金
AI中遊產業主要包含雲計算、大數據、AI通用技術、軟件應用、信息安全等領域。從應用方向看,AI中遊產業包含機器視覺、語音識別、以及AI智能決策等方向。

AI中遊產業的指數基金圍繞上述方向展開,最傳統的指數是中證計算機主題,相關的指數基金最早在2015年便已經成立了。中證計算機主題指數包含硬件與軟件應用,是AI中遊產業投資工具裏,覆蓋度最高的。進一步細分,便有了中證軟件服務指數。
要研發大模型,就離不開AI中遊產業裏的大數據與雲計算支持。我國已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有了數據還不夠,如何處理和分析數據,還要看計算領域。傳統的IT計算架構需要本地部署,這會帶來成本高昂且低效的問題。雲計算,相當於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去辦。在美國,亞馬遜與微軟開辟了以雲服務、雲計算為代表的第二增長曲線。在國內,阿裏巴巴、騰訊、金山、百度、華為、浪潮國際等公司,都紛紛加入雲計算業務的戰場。
中證大數據指數涉及大數據存儲設備、大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運營平台、大數據生產、大數據應用等領域。中證雲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則包含兩個主題方向,但因為國內雲計算的巨頭,大多在港股上市,中證雲計算與大數據指數仍偏向大數據板塊。看好國內雲計算發展,可優先考慮中概互聯、恒生互聯網科技等指數。
如果把上遊理解為“硬件”的話,中遊可以理解為“軟件”。近期互聯網行業漲幅較大,就是因為其底層邏輯發生了變化。這些企業被賦予了AI算力的使命,拔高為“科技成長”的估值。(之前是按公用事業給的估值)
四、AI下遊產業主題基金
AI下遊產業指的是指AI技術落地後直接服務的具體行業,是AI技術應用的終端場景,AI+則更強調跨行業的結合。因AI的發展與產業融合仍存在多種可能性,AI下遊產業與AI+之間必然存在交叉或位移。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在AI下遊產業主題基金和AI+主題基金中,圖表裏會說明AI+的具體投資方向。
AI下遊產業聚焦特定場景的垂直應用,商業化的程度較高,相關上市公司直接從AI業務中受益。AI下遊產業主題基金包含互聯網平台、文體娛樂、金融科技、教育與生物醫藥幾大方向。

互聯網平台以恒生科技、恒生互聯網科技指數為代表,這兩個指數覆蓋騰訊、阿裏、美團、小米、京東等國內互聯網龍頭企業。還在不同程度上囊括新能源汽車巨頭、短視頻娛樂平台、文旅平台、互聯網醫療等公司。
AI技術可以直接應用於影音視聽等娛樂領域,AI大模型生成文本、圖片的技術已經很熟,AI生成視頻的技術仍在探索和發展中。AI也可以用於遊戲產業研發,讓遊戲中的NPC互動更具智能化,提升玩家的遊玩互動體驗。中證傳媒與中證動漫遊戲產業指數,便對應了上述的方向。
中證金融科技指數是AI+金融行業的典型代表,中證金融科技指數可視為是新一代的券商主題投資替代。中證金融科技指數涵蓋、、、等互聯網券商、金融信息化公司,在近6個月的時間裏,中證金融科技指數上漲113.42%。以往牛市啟動時的券商主題敘事邏輯,已被嫁接之上。
AI技術的發展,還可直接應用於教育和醫療產業。在教育領域,大模型可用於語言培訓、基礎答疑、習題鞏固練習等方向,AI語音識別可用於早教的講故事陪伴等環節。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可用於醫療影像診斷、創新藥研發等環節。
教育主題基金,當前隻有場內ETF,新東方、好未來、占中證全球中國教育主題指數的權重高達40%。因三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均存在不確定性,教育ETF的潛在風險相對較高。
創新藥主題基金目前與AI的結合整體仍偏概念,但創新藥領域的市場預期較低,一旦出現預期改善或邊際變化,資金流入可能帶來估值修複行情。在AI創新藥研發方向上,科創板生物醫藥與港股通創新藥、恒生醫療保健指數的重合度不算高,兩個市場值得同時關注。
五、AI+連接萬物與主動基金
AI+概念強調AI技術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通過AI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或創造新業態。AI+萬物互聯概念的前身,是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輛網等概念。
AI+發展相對成熟,已有部分商業項目落地的是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發展,還可用於傳統產業的轉型以及先進製造行業的進一步升級,我們認為工業母機與人形是兩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

AI+連接萬物也意味著,更多有AI功能的設備將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端側AI可能迎來爆發式的需求增長。在使用DeepSeek的過程中,我們一定遇到過“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的問題。AI大模型在個人電腦上的本地部署,也成為了當下的流行趨勢。AI手機、AI PC、AI可穿戴設備、AI家居設備若迎來全麵更新換代,可帶動消費電子等相關產業的景氣增長。
人工智能行業的細分主題方向眾多,各領域的景氣度變化快,要想更好地把估值與景氣度前瞻結合起來,主動權益基金具有一定的優勢。擅長人工智能投資方向的基金經理,一般是全行業選股,且換手率相對積極,每個季度都有針對性的調倉管理。在指數基金大發展的今天,我們仍建議大家關注主動權益基金。

人工智能上遊下遊的諸多投資方向,都是在相對成熟之後才被編織成指數,繼而有了指數投資工具的。主動權益基金可以充分發揮投研優勢,進行前瞻性布局,提供未被市場充分概括的貝塔方向。我們整理了6隻主動權益基金,並根據基金重倉股、基金四季報展望等內容,列出了相關基金的配置偏好,供大家參考。
人工智能產業浪潮驚濤拍岸,正在加速重構各行各業的格局。從算法突破到場景落地,從算力基建到商業閉環,每一個領域的技術迭代都可能催生投資機遇。
高成長性與高波動性常相伴,若以人工智能主題基金為矛,我們同時希望大家手中能有被稱之為“盾”的其他資產配置。願國產人工智能衝擊浪潮之巔,願大家在分享產業紅利的過程中行穩以致遠。
本文由曠夫怨女網发布,不代表曠夫怨女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photo.chinahaoteng.com/Qpam4z/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