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索建立委員聯係群眾的通暢渠道”
昨日,正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他表示,北京將把全國政協常委會報告精神貫徹到北京市政協的工作中,全麵加強黨對政協工作和政協組織的領導;以政協章程修改為契機加強新一屆北京政協的製度建設。
吉林介紹,今年,北京市政協將繼續圍繞北京建設世界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等工作進行協商;並組織政協委員對《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製定進行立法協商。
此外,吉林還表示,京津冀三地政協聯席會議今年將繼續舉行,三地將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討論協商。
1⠥ 𑧔⩻襓ᥜ覔🥍要發揮模範作用
新京報:新一屆政協的第一次會議,你關注哪些問題?
吉林:我更關注如何把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精神貫徹到北京的政協工作中。首先要在政協組織和工作中加強黨的領導。一個是政協內部黨的組織和機構的設置要進行完善,使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能夠落到實處;再一個是認真研究要出台的意見,對政協委員裏共產黨員的履職提出要求,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各項工作要做得更好。
新京報:聽完全國政協常委會的工作報告,對北京政協的工作,你有什麽具體想法?
吉林:首先是黨中央對政協工作的思想要求,全國政協的一些考慮,能夠使政協委員通過學習盡快了解和掌握。新一屆政協的開局之年,北京市政協將在這方麵下大工夫,為今後5年的履職工作打好思想基礎。
其次是組織建設。新一屆北京市政協產生了領導班子,未來還要產生專委會、民主監督組等,我們想盡快完成組織調整、充實人員,為今後5年的履職工作打好組織基礎。
第三要充分抓住全國政協會議修改政協章程的契機,健全和完善政協的各項製度。這次章程在有些方麵有新的規定,給我們提供了機遇。做好這項工作,是為今後5年的履職工作打好製度基礎。
還有一方麵,就是發揮統戰功能,加強聯絡聯誼,增進了解,增進情感,為今後5年的履職工作打好情感基礎。
新京報:你和幾位委員牽頭提出的《關於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提案》獲評了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優秀提案,這個提案是如何完成的?
吉林:新發地供應著北京70%以上的農產品,不能沒有,但是新發地也要轉型升級。
調研報告出來後,我和幾位委員牽頭轉成提案提交給全國政協。全國政協非常重視,作為主席督辦的提案,並請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政府來辦理。北京市政府,特別是豐台區政府非常重視,對新發地農村產品開發市場在調研的基礎上做了規劃,一個是轉型升級,另一個是一些功能的疏解,現在正在落實。
新發地疏解出去後,這裏的空間更大了,周邊交通也改善了。同時,新發地這個品牌和它好的經驗也向全國輻射出去了。
2⠧與提高立法協商水平
新京報:今年北京市協商的主要議題有哪些?
吉林:我們每年都有一個年度協商議題,這是在廣泛征求各個方麵的意見基礎上由政協提出、市委通過、並由市委發布實施、政協負責組織的。
今年的議題仍然圍繞北京建設世界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加強“四個中心”建設等方麵展開。包括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化中心城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等10個議題。這些議題都是大家關心的,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
新京報:近年北京政協在地方法規的製定過程中進行立法協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是否繼續?
吉林:立法協商是北京政協探索進行的一項重大的改革措施。一般情況下我們組織兩部分政協委員作為協商骨幹,一部分是專家組,比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我們會請環保領域從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委員組成專家組提出專業意見;另一部分是法律組,組織從事法律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的同誌,在法言法語上進行把關、在立法技術上進行論證。這樣提出來的意見水平較高,之後市委把意見轉達給人大,人大研究的時候也給予了較高評價。
今年,我們還會按照市委的要求組織政協委員參與立法協商,作為年度協商的10大議題,將組織委員對《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製定進行立法協商。
新京報:今年北京提出要建立政協委員聯係社區群眾的辦法,這個想法的初衷是什麽,進展如何?
吉林:初衷是如何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委員如何更好地反映界別群眾的意見,如何能把黨和政府的聲音更及時有效地傳遞到界別的群眾中,探索建立一個比較通暢的渠道。
今年推進這項工作,首先是和各區政協開座談會,認真研究、調研。還有的委員建議,生活在社區,可以參加社區的一些工作和活動,亮出牌來,有事可以找我們。其他省份的政協還有一種方式,每天由兩個委員在網絡上值班,大家有什麽意見都向這兩人提出來,他們負責解答、記錄和報告。
我們想把各方麵好的經驗集中在一起,提出具體的意見。
3⠤政協聯席會議機製簡潔有效
新京報:京津冀政協聯席會議從2015年開始舉行,這個機製如何運行,效果怎樣?
吉林:首先,作為主辦一方的政協和另外兩地政協在協商的基礎上,提出聯席會的議題;議題確定以後,各自組織調研、論證,提出上會的意見;然後到主辦會議的政協辦公所在地召開正式會議。
三地各自發表意見,參會的有全國政協提案委的負責同誌,主辦地政協還會請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比如在天津研究水資源協同保護,就請水利部的同誌;在河北研究“軌道上的京津冀”,就請國家發改委的同誌;在北京研究創新共同體,就請科技部的同誌,讓他們直接聽取意見。
會後由主辦地政協把大家的意見進行匯總,出一份會議紀要,把討論協商的成果確定下來,請三地的全國政協委員向全國政協提案委提出提案,由全國政協提案委接過去轉成提案辦理。
我覺得這個機製簡潔、有效。2015年,我們提出要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通過軌道把京津冀地區的城市連接起來。現在可以看到,北京到雄安城際鐵路、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都在建設,還有其他計劃,比如北京和河北、天津之間存在多年的“斷頭路”,這幾年已經基本打通。
新京報:今年還會繼續舉行京津冀政協聯席會議嗎?
吉林:三地政協主席碰了個頭,大家一致認為這個機製很好,要堅持下去。今年將由河北來主辦。
這次的議題,我想離不開京津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汙染防治等方麵的討論與協商。
新京報記者 吳為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張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