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次事大,“1976債務危機”恐重演?
來源:金十數據
英國最近的債市動蕩被拿來與2022年的“特拉斯小型預算案危機”相提並論,但其實,將其與20世紀70年代的債務危機相提並論可能更為恰當。
前英國央行利率製定者馬丁-韋爾(Martin Weale)分析說,如果市場情緒無法改善,工黨政府可能不得不采取緊縮政策來向市場保證它將解決英國不斷升級的債務負擔。
在過去幾天裏,英國長期借款成本飆升,英鎊暴跌,這種罕見的組合表明投資者對該國政府控製國債和通貨膨脹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通常情況下,較高的債券收益率會提振本幣匯率。
韋爾說,這些事件與1976年債務危機的“噩夢”如出一轍,那次危機迫使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救助。目前債務成本的激增也有可能抹去財政大臣雷切爾-裏夫斯(Rachel Reeves)的99億英鎊(122億美元)緩衝預算規則,並在3月26日官方財政更新之前造成不穩定。
其他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則將市場走勢歸咎於對工黨承諾以最快增速大幅增加支出的懷疑。
“自1976年以來,我們從未見過英鎊暴跌和長期利率上升這種有毒的組合。那一年的危機導致了IMF的救助,”現任倫敦國王學院經濟學教授的韋爾在接受采訪時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到那種地步,但這一定是首相的噩夢之一。”
近半個世紀前,英國因巨額預算和貿易赤字陷入危機,向IMF申請了39億美元的貸款。作為回報,英國政府同意接受IMF實施的緊縮政策。如今,英國再次出現雙赤字,而且已持續多年。
借貸成本飆升
周三,10年期英國政府債券收益率飆升14個基點,達到4.82%,為2008年8月以來最高。英鎊兌所有主要貨幣下跌,兌美元匯率下跌超過1%,同時英國股市下跌。
自今年年初以來,英國政府借貸成本的上升速度甚至快於法國,而法國正處於政治動蕩之中,借貸更多,公共債務更高。
金融市場投資者表示,對英國的關注反映了人們對工黨如何切實可行地實現其預算計劃的擔憂,而樂觀的經濟增長預測是這些計劃的基礎,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潛在通脹的擔憂。
韋爾說,如果目前的市場狀況惡化,工黨將別無選擇,隻能削減開支和提高稅收,以向市場保證“債務正在得到妥善管理”。
一些市場參與者還將此與2022年特拉斯政府的財政大臣誇西-誇滕(Kwasi Kwarteng)宣布一係列全麵減稅和支出承諾後的債券危機相提並論。Premier Miton Investors公司的首席投資官尼爾-伯瑞爾(Neil Birrell)將近期的市場事件描述為“與特拉斯預算案前後發生的情況類似的緩慢燃燒”。
行不通
在談到裏夫斯去年10月30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時,伯瑞爾說,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二大增稅預算案:“我們已經到了市場認為這行不通的時候了。”
富達國際的投資組合經理邁克-裏德爾(Mike Riddell)同樣認為,英鎊走軟與英國債券收益率走高的組合“與2022年8月至9月的情況如出一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有可能成為買方罷工或資本外逃的證據”。
集團高級歐洲利率策略師Michiel Tukker則不那麽危言聳聽。他說,英鎊進一步走軟“應該是有限的,因為這不是一場主權危機”。
財政部一位發言人表示,其財政規則是“不可談判的,政府將對公共財政進行嚴格控製”。他們補充說,英國的債務在七國集團中是第二低的,隻有官方財政監督機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ty)能準確預測剩餘債務水平。“其他任何事情都純屬猜測。”
英國央行表示,按照慣例,它正在觀察市場。
市場的崩潰是在經曆了數周的經濟壞消息之後發生的。自工黨在去年7月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以來,英國經濟增長停滯不前,而自裏夫斯增稅400多億英鎊以來,商業情緒也變得低落。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內,英國GDP持平,並可能在2024年底前停滯不前。
預算案中關於在議會期間額外借款1400億英鎊以應對氣候變化和重建公共基礎設施的計劃也令投資者感到恐慌,因為這一數額大約是市場預期的兩倍。
IMF在預算公布前表示,英國的債務風險“升高”,“缺乏可信的應對計劃可能會引發不利的市場反應”。
痛苦的續集
鑒於裏夫斯曾承諾每年隻舉行一次政策活動,她決定為自己自定的財政規則留出最薄弱的緩衝區,即從稅收中支付日常支出,這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危及她的信譽。
現在,她的餘地已經沒有了,如果沒有任何變化,這將迫使她在3月份,要麽削減開支,要麽增加稅收。有官員表示,她寧願削減開支。
德意誌銀行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桑傑-拉賈(Sanjay Raja)表示:“即將發布的春季聲明、支出審查和秋季預算很可能是財政大臣曆史性的首份預算案的痛苦續集。”
韋爾說,預算問題醞釀已久,因為曆任前保守黨大臣也未能解決英國不斷升級的債務負擔問題,目前英國的債務負擔已達到上世紀6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韋爾說:“過去20年的政策一直是,當出現問題時,讓它(債務)上升,而在陽光燦爛時,則不抵消它。市場現在才開始關注這一點,或許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