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肽在家禽生產中應用
孫汝江等(2012)研究了基礎日糧中添加0.075%、0.15%、0.3% 大豆肽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0.15% 大豆肽可顯著提高蛋雞產蛋率( p<0.01),降低料蛋比( P< 0.05),顯著提高哈夫單位( P <0.05),提高蛋雞生產性能和蛋品質,改善蛋白質代謝,並且0.15% 大豆肽 0.2% 乳酸菌素的聯合應用優於單獨添加大豆肽或乳酸菌素。李丹等(2008)在0~42日齡的白羽肉雞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2%、0.4%、0.6%和 0.8%的大豆肽,發現添加大豆肽的試驗組肉雞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顯著高於不添加的對照組,分別增加 2.42%、3.32%、2.62%和2.21%。
而各試驗組的料肉比則低於對照組。添加大豆肽的試驗組能提高肉雞胸肌pH值和嫩度,增強保水性能,改善肉色,提高肉雞的屠宰率、全淨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同時降低腹脂率。趙貴興等(2008)研究表明, 在生產性能上, 大豆活性肽可顯著提高肉仔雞日增重和采食量, 在提高屠宰率方麵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經濟效益上, 大豆活性肽可以降低飼料成本, 增加毛利潤。大豆活性肽可以有效應用於肉仔雞生產中, 其最適添加量為0.6%, 優於使用抗生素( 黃黴素5 mg / kg)。張紅芬等(2009)研究顯示,肉仔雞日糧中添加大豆發酵肽粉有提高肉仔雞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的趨勢。除了大豆肽外, 抗菌肽在養雞中的應用效果也非常明顯。趙芳芳等(2004)研究表明,在雞飼料中添加大豆肽可使雞嗉囊、空腸、盲腸、直腸乳酸菌增加10倍以上,而大腸杆菌、好氧菌總數卻下降10倍以上。
二、 大豆肽在豬生產中應用
劉福星和馮曉雙(2006)在保育期添加1.0%的某商品大豆肽,仔豬腹瀉率降低43.8%。仔豬從開料到35日齡在飼料中添加1.0%的豆肽。哺育期成活率比對照組提高7.44個百分點;從36~70日齡添加0.5%的大豆肽;保育階段成活率提高4.61個百分點。王賢勇(2007)報道,在試驗組仔豬日糧中添加2% 的小肽製品,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15.5% 和17.3%。因此,大豆肽能發揮營養與抗病的雙重作用,從而確保動物健康生長,提高成活率。
陳紅梅等(2006)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0.4%乳酸菌素可極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平均日增重,降低糞中大腸杆菌數量,減少腹瀉的發生。張晶等(2005)研究表明, 在14日齡早期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4. 9% 大豆活性肽能仔豬平均日增重和飼料的轉化率, 促進早期斷奶仔豬生長發育。Ferrin等(2005)發現在實驗仔豬感染了大腸杆菌病的情況下,飼喂大豆寡肽能夠較好的促進仔豬的健康恢複。Hosono和Yujiro (1994) 報道, 在豬日糧中加入0. 5% 的大豆蛋白水解物, 可明顯增加瘦肉率, 減少豬胴體脂肪含量, 從而提高豬肉品質。
三、大豆肽在水產動物中應用
可溶性肽和氨基酸刺激畜禽的味蕾,引起畜禽更多地采食。在水產動物,特別是蝦飼料中進行簡單的測試,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10%的大豆肽處理組與不添加的對照組相比,可吸引更多的蝦進行采食(Liao,2004)。植物性蛋白質的添加到各種肉食性魚類日糧的水平是有限的,因為大多數食肉動物腸道內不含酶,無法消化纖維和碳水化合物,並導致寡糖脹氣的產生。在鰻魚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用大豆蛋白替代高達40%的魚粉,飼養13周後,鰻魚體重並沒有顯著的增減,表明大豆肽可替代魚粉作為肉食性魚類日糧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Liao,2004)。
李惠等(2007)研究結果表明用發酵豆粕替代魚粉對斑點叉尾鮰生長和消化無顯著影響, 可以100% 的比例替代魚粉, 其中以25% 的比例替代效果更佳。冷向軍等(2007)研究表明, 發酵豆粕替代魚粉的效果優於脫皮豆粕, 可取代飼料中魚粉用量的20%而不會對蝦體增重率、蝦體肌肉組成產生顯著影響。
作者:王勇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