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大校長呂建回應大學榜單和學科排名:外界評價隻是參考,辦學理念不變
各種大學榜單、學科排名層出不窮,作為國內一流大學,南大是榜上常客。如何看待這些排名、榜單?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每一種排名、評估隻是從一個視角來反映大學某一階段的發展情況,看到的隻是階段性的局部,所以隻會將其作為參考,對於排名、評估折射出的問題,將會解決和改正。但是南大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向不會因為這些而發生根本改變,南大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信心不會動搖。
各種排名、評估的片麵性與局部性
呂建代表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對於各種排名、榜單,要有一個正確、全麵的認識。因為世界上有很多排名、評估的方式,每一種都是從一個視角看大學。但大學的本源是什麽?大學的精神與文化是什麽?可能很難加以評估和排名,隻能拿一些間接的指標和所謂調研結果,加以簡單綜合形成所謂的排名。“這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的隻是局部,但整個大學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包括精神內涵、辦學理念、治理體係、改革舉措、學科結構、大師治學、學生成長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呂建代表表示,這是南大一貫堅持的主線,所有的外界評價隻會作為參考。
在他看來,按照排名、評估來辦大學,是不可能把一所大學引導到正確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上的。不過,他坦言自己並不是完全不關注網上各種排名和榜單,“要從兩麵看,因為某些評估會折射出一些發展中問題,如果確實存在,就要去解決、改正。說我們好的,我也會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好。但無論如何,南大內涵式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向、發展道路是不會因這些而改變的。”
呂建代表稱,國內外排名、評估有很多,南京大學基本都在中國大學的第一方陣中。他以數據來印證:在前不久公布的國家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南京大學入選A類一流大學建設計劃,15個學科進入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在剛剛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南京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5名,亞洲第17名;2017ESI中國內地高校綜合排名前100名數據顯示,南京大學排名第7,共有1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呂建代表說,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南京大學的學科實力。
建議社會、企業多給學生一些實習機會
許多學子夢想進入南京大學,因為南大有獨特的人才培養方式。
呂建代表表示,南大十年前就開始關注未來學生的發展走向問題,實施了“三三製”改革,有三條途徑供學生選擇:一是專業學術,南大有專門設計好的課程模塊和導師指導體係;二是複合交叉,比如化學專業的學生再學一點生命科學,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再學習一點計算機科學,培養學生跨界創新能力;三是就業創業。南京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雙創”指的就是創新創業。
“我這次帶來的建議就是關於學生實習的問題。”呂建代表介紹,畢業生的動手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是很關鍵的一個部分,“如果沒有實習,不具備社會適應能力,去了用人單位後,對方可能也會比較急。一旦看你不能馬上上手,就說是教育有問題了,為什麽培養的學生不能直接工作?”
與職業學校不同,南京大學等高校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潛力,潛力的迸發,需要在大學和社會的互動中來完成。
如今有一些實習的基地,但這還不夠。“希望企業、社會能多給予學生一些實習機會。”他表示,這裏麵涉及好多問題,比如企業願不願意,用什麽機製來使得企業願意接受學生來實習,一些冷門專業可能不太好找等等。這些都涉及學生的基本利益,希望國家在這方麵可以給予關注。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這三個國家戰略如何在江蘇大地上落地?
對此,呂建代表認為,南大重任在肩,義不容辭。“科教興省、省興科教。”他表示,南京大學要全麵服務江蘇,把能量釋放出來。在他看來,江蘇發展的新理念、新挑戰、新舉措,都是南大為江蘇服務的命題。
來源:現代快報
責任編輯:劉光博
"本文由左右兩難網南大校長回應大學榜單學科排名:外界評價隻是參考|南京大學|排名_新浪新聞左右兩難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國資委強化重點改革領域監管 國資監督力度繼續加大|國資委|國有資產|監管”